8月26日,布魯克宣布了世界上第一個1.2 GHz高分辨率蛋白質核磁共振(NMR)數據。兩塊1.2千兆赫的超導磁體現已在布魯克的瑞士磁體廠達到全磁場,創造了穩定、均勻的核磁共振磁體的世界紀錄,用于高分辨率和固態蛋白質核磁共振在結構生物學中的應用,以及用于研究本質無序蛋白質。
在Euroismar 2019上,Bruker及其科學合作者展示了1.2 GHz高分辨率核磁共振數據,這些數據是使用新的1.2 GHz 3 mm三反TCI低溫探針獲得的。Bruker獨特的1.2 GHz超高場核磁共振磁體采用了一種新型的混合設計,在先進的低溫超導體(LTS)外插入高溫超導體(HTS),這一設計共同為高分辨率蛋白質提供了極其苛刻的穩定性和均勻性。核磁共振1.2 GHz 1h-15n 2d Best-Troy和1.2 GHz 3d 15n的2d平面編輯了500μm泛素樣品的noesy-hsqc,13c/15n標記于H2O:d2o 90%:10%。兩個實驗都是用3毫米TCI低溫探針記錄的。
意大利佛羅倫薩大學的Lucia Banci教授和Claudio Luchinat教授預計將成為第一批接收1.2 GHz核磁共振波譜儀的客戶,一旦進一步的系統開發和工廠測試完成,這一過程將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在對1.2 GHz系統中的一個進行了CERM測試樣品的初始數據采集后,他們說:“在瑞士的Bruker的超高頻設施中,已經在α-突觸核蛋白上獲得了高分辨率光譜,這是一種與阿爾茨海默病(alzheime)等疾病相關的固有紊亂蛋白質。此外,我們還能夠回顧與幾種癌癥相關的蛋白質的第一個1.2 GHz核磁共振波譜。毫無疑問,1.2千兆赫儀器的分辨率的提高——通過在高磁場中增加分散度而得以實現——將有助于推進重要的研究領域,如結構生物學。我們期待在完成最終開發和工廠評估后,在實驗室接收1.2 GHz核磁共振波譜儀。”
Bruker Biospin集團總裁Falko Busse博士說:“新的1.2 GHz系統是一場技術革命,將使新的分子和細胞生物學發現成為可能。我們非常重視我們的超高場核磁共振客戶對我們的信任,并且我們很自豪地實現了在1.2 GHz下生成世界上第一個高分辨率蛋白質核磁共振數據的進一步里程碑。雖然我們還沒有完全完成新1.2 GHz系統的所有開發工作,但我們最近的快速進展證明了我們對創新的承諾,以及與客戶合作開發使人信服的科學能力。”
與先前宣布的Ascend 1.1 GHz磁鐵類似,Ascend 1.2 GHz混合HTS/LTS磁鐵是一個標準孔(54 mm),兩層磁鐵系統,具有與Bruker現有900 MHz和1 GHz超高場NMR磁鐵類似的漂移和均勻性規格,確保與一系列核磁共振探針類型和光譜儀附件。Bruker的Ascend™1.2 GHz核磁共振磁體采用了與在ENC 2019上宣布為產品的Ascend 1.1 GHz磁體相同的先進導體和磁體技術,用于繞組、連接、力管理、淬火保護、低漂移和高均勻性。
全場正品品質保障
快速物流,快速到達
貼心售后,全程支持
優質服務,讓您購物更輕松
13%增值稅發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