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22日,山東省環保廳環境安全應急管理處組織全省11個地市政府環保管理人員來到山東京博工業園,對安光所承擔的京博園區有毒有害氣體環境風險預警體系試點建設項目進行了為期兩天的項目驗收工作。
該項目由安光所環境光學中心FTIR課題組與山東和邦智能工程有限公司共同承建,于2017年9月順利建設完成并投入試運行。項目利用三套安徽光機所自主研發的開放光路面源排放VOCs氣體分析儀,結合京博工業園區占地面積大、工業工藝過程復雜、特征污染物成分復雜、監測難度大等特點,在園區主導下風向和敏感邊界對幾十種VOCs特征污染物進行實時在線監測。
據悉,開放光路面源排放VOCs氣體分析儀采用傅里葉紅外光譜技術及多站式開放光路配置,通過對大氣痕量氣體成分紅外輻射“指紋”特征吸收光譜測量與分析,實現多組分氣體的定量在線自動監測。
專家組詳細了解預警體系項目和相關設施運行效果后,給予了充分認可,一致同意項目通過驗收。預警體系項目通過建設點、線、面、域四級自動監測網絡,為京博工業園區環保智能化、數據化管控提供有力支撐,實現突發環境問題“第一時間發現,第一時間預警,第一時間響應”。
目前,該技術設備已經在福建泉惠石化園區、蘇州吳中化工園區、溧陽新材料工業園區等多個智慧園區和風險預警平臺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在大氣重污染成因與治理(總理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中科院重點部署等項目中開展了示范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