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是一種檢測裝置,作為實現自動檢測和自動控制的基礎部件,它的發展至關重要。如今,傳感器的身影遍布多個領域,應用范圍可謂十分廣闊。傳感器的技術革新,將引領相關產業發生變革,令眾多行業直接受益。近期,傳感器研究新成果不斷涌現,應用前景令人期待。
OmniVision推出OV2311圖像傳感器
近日,數字成像解決方案商OmniVision Technologies推出了業界首款支持200萬像素的傳感器——OV2311。據悉,這款傳感器集成了OmniVision最新的200萬像素圖像傳感器和Smart Eye的傳感算法庫,圖像處理技術提升顯著,有望在VR、AR設備以及汽車行業獲得推廣應用。
OV2311圖像傳感器采用芯片級封裝,相比100萬像素解決方案,它性能更優、能耗更低。以它在汽車領域的應用為例,其高像素密度可為駕駛室提供更寬廣的視野,并為追蹤注視提供更清晰精確的圖像。此外,它也通過了ASIL B等級認證,安全性能很有保障。傳感器和傳感算法庫的整合,有利于汽車OEM廠商制作完整的硬件和軟件包,方便它在車輛中的直接應用。
博訊飛揚研發出全球首款柔性光纖傳感器
柔性傳感器通常具有柔軟、低模量、延展性好等優點,可根據測量條件要求任意布置,在電子皮膚、醫療保健、運動器械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但是,其易變形、重復性差、穩定性差的缺點也制約著其發展。
近日,深圳市博訊飛揚科技公司對外宣稱,其技術團隊已經成功研發出全球首款柔性光纖傳感器,并順利投產。據悉,該柔性光纖傳感器克服了傳統柔性電阻傳感器的缺點,具有高精度和高信號強度,將更好滿足各種特殊信號和特殊環境下的使用需求。同時,其柔性特征可大幅提升用戶體驗,擴大應用場景。博訊飛揚此番技術創新,將促進柔性傳感器在人體穿戴、智能家居、VR數據手套、智能交互玩具等領域的應用,推動相關行業發展。
ETH科學家研發出E-nose傳感器
近日,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ETH)的科學家開發出了號稱“最小、最便宜的”高靈敏度可攜式人造電子鼻(E-nose)傳感器。這一傳感器采用了陣列式傳感器,能偵測多種物質,檢測證明人類存在的特定“化學足跡”。
此前,該團隊通過實驗證明,丙酮、氨、異戊二烯等物質是人體代謝特有的副產物氣體,人類在被困時,這些化學成分會迅速累積。該陣列式傳感器通過與二氧化碳和水分傳感器結合,對這些化學成分進行測量,從而快速發出指示幫助確定人體位置。該傳感器只有指甲蓋大小,靈敏程度和可靠性卻絲毫不輸大型譜儀設備,它可被裝進便攜式手持設備,或者嵌入機器人、無人機,用于災后快速搜救。
信息時代的應用需求不斷增長,傳感器技術的發展方向也更為多元,不斷創新的傳感器技術不僅為原有應用領域提供動力,還將開拓新的應用場景,引發更多商機。技術發展推動行業興盛,隨著一個又一個研究成果的出世,傳感器相關產業也將迎來快速增長。
標簽:
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