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具有無損、便捷、高速、穩定等優點,拉曼光譜技術在基礎研究領域備受推崇。當前,該技術已在食品安全、生物醫藥、分子結構研究、化工、考古及文物鑒定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在研究人員的潛心研究下,拉曼光譜技術越發成熟,應用領域更為深入。
位移差分拉曼光譜技術取得突破
信號弱和易受干擾可謂限制拉曼技術應用的最大問題。為突破這一瓶頸,研究人員提出了位移差分拉曼光譜技術(SERDS)。然而,貌似理想的技術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依然存在不少問題,比如測量過程中的數據偏差、算法選擇等。
近期,南京簡智儀器設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簡智儀器)發布了國內首款便攜式差分拉曼光譜。簡智儀器在位移差分拉曼光譜技術上研究多年,作為這一技術的研究成果,該設備創新采用了bp神經網絡技術,基于任意函數可以被一個有三層單元的網絡以任意精度逼近(cybenko1988)這一原理,通過迭代最優解的方式,將差分、對齊和基線矯正同時完成。這一設備可用來直接測量高熒光物質,大幅提高系統整體的檢測靈敏度和信噪比。同時,它可濾除干擾峰,只保留純凈的拉曼峰,方便研究人員進行理論研究。
拉曼光譜助力表觀遺傳學快速測序
表觀遺傳學是遺傳學研究中最為前沿的領域之一,目前使用的表觀遺傳測序方法具有繁瑣、費時、價格昂貴等缺點。5月9日,比利時校際微電子中心(IMEC)發表公報,言稱該中心成功開發出了一種能直接讀取單分子DNA堿基的新型光學納米孔器件,有望用于遺傳學研究快速測序。
據介紹,該新型器件運用了表面增強拉曼光譜和納米孔流體技術。納米流體技術會驅動DNA分子穿過表面等離子體納米縫,穿過的瞬間,表面增強拉曼光譜被激發并“繪制”出堿基分子的“指紋圖”,從而達到化學鍵水平的精準識別。通過表面增強拉曼光譜和納米孔流體技術的聯用,這一納米孔器件不僅可以“讀取”DNA編碼,還可以“讀取”堿基的各種化學修飾產物。這些修飾產物通常攜帶著與表觀遺傳變異相關的大量信息,并影響著細胞中的基因表達,對這些修飾產物進行觀測意義重大。
SERRS技術應用于兒茶酚胺檢測
作為一種重要的針刺效應物質,兒茶酚胺在生命機體內發揮著重要作用。當前,兒茶酚胺的檢測手段多種多樣,然而,由于其所在環境復雜、含量低、易氧化,檢測結果都不甚理想。近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研究員楊良保等人利用表面共振增強拉曼光譜(SERRS)技術,實現了對血清中兒茶酚胺針刺效應物質的檢測。
在研究過程中,針對表面增強拉曼光譜(SERS)活性弱的目標分子,研究人員使其與拉曼探針結合,從而顯著提升了目標分子的拉曼散射光譜強度。此外,利用算法和SERS指紋識別的優勢,就可實現血清中兒茶酚胺物質的多組分檢測。進一步利用該功能化基底的Au-0鍵作為內標信號,即可對低濃度下的兒茶酚胺進行定量檢測。
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拉曼光譜技術漸趨成熟,并逐漸開始在多個領域發揮作用。如今,各國的拉曼光譜研究進展不斷加快,我們相信,這一無損智能檢測技術將在更多領域釋放出活力,助推其他研究領域取得豐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