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大數據、云計算等一批信息技術發展以及人工智能的發展,制造業開始逐漸向智能化轉型。作為未來制造業的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搶占國際制造業科技競爭的制高點,智能化設備市場空間被業內人士看好。順勢而為,目前智能裝備產業仍需不斷升級調整,為行業發展提供長期動力。
智能裝備是高端裝備的核心,是制造裝備的前沿和制造業的基礎,現已成為當今工業先進國家的競爭目標。作為高端裝備制造業的重點發展方向和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重要體現,發展智能裝備產業對于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提升生產效率、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降低能源資源消耗,實現制造過程的智能化和綠色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當下,人工智能產業快速發展,國內外智能裝備產業需求凸顯。順勢而為,我國裝備制造業不斷轉型升級,行業增長勢頭迅猛,并形成一定的規模。與此同時,國家利好政策的加持推動了智能裝備產業的發展步伐。
國務院《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至2020 年我國將建立完善的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體系,產業銷售收入超過3 萬億元,實現裝備的智能化及制造過程的自動化,使產業生產效率、產品技術水平和質量得到顯著提高。
與此同時,各地方政府智能裝備發展規劃上也著重布局。河南省工信委發布《2017年河南省智能制造白皮書》(以下簡稱《白皮書》)顯示,到2020年,河南將推廣應用3萬臺工業機器人,建設1000條智能生產線;安徽省實施424個重點智能制造項目,裝備工業質量提升,呈現速度快、結構優、質量好的發展態勢;鄭州市近日出臺《鄭州市裝備制造業轉型升級行動計劃(2017—2020年)》,明確提出重點做強盾構裝備、機器人等高端引領產業……
在一些列政策支持下,我國智能制造裝備產業迎來快速發展。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智能制造裝備行業發展前景與轉型升級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在2010年,中國制造業產值達到1.955萬億美元,在全球制造業總產值中所占的比例為19.8%,超過美國1.952萬億美元的總產值。此后中國制造業產值高居全球第一。隨著制造業智能化的升級改造,我國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呈現較快的增長,到2017年市場規模將超過15000億元。
總體而言,在國家政策支持引導下,我國智能制造產業正加速發展,產業前景令人期待。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濟高速增長的背后,制造業發展仍然存在很多隱患,依靠低自然資源成本、低資金成本、低勞動成本、低環境成本,同時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來獲得經濟效益等繼續改進。企業應降低生產成本,更多的投入到研發和服務中去,推動產業不斷升級,為行業發展提供長期動力。